报告时间:2024年12月13日下午15:00-18:00
报告地点:2号实验楼438会议室
报告题目:矢量有形波束与复杂粒子系的相互作用研究
报告人:白靖博士
报告简介:
有形波束与复杂介质粒子系的相互作用研究是当前国际急需突破的热点课题之一,在生物粒子光学特性以及粒子操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各种微小粒子,包括质子、分子、夸克、原子、雨滴和尘埃等。当光线照射到这些微观粒子上,就能引发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现象,例如丁达尔效应、彩虹以及夕阳等。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微小颗粒对光的散射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微小粒子在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生物学、化学除尘、物理检测等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微粒的散射和辐射特性,一方面,可以推测出目标微粒的物理属性、特征以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从而更准确地掌握微型目标。另一方面,对于更好地理解颗粒与波束的相互作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有形波束与各种复杂粒子系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针对各种复杂粒子系的波束散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重点阐述矢量涡旋波束对复杂粒子系的动力学作用;解析入射角、偏振、轨道角动量、手征参数、粒子尺寸、个数等因素对动力学效应的影响规律和物理机制。并针对涡旋波束与粒子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作初步探讨。
报告题目:使用Wi‑Fi进行室内无线定位与感知
报告人员:杨军华
报告简介:
当我们谈论室内无线定位与感知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没有卫星信号的环境中,精准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室内环境中,Wi-Fi技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无线通信手段,逐渐成为实现精准定位的关键工具。随着Wi-F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i-Fi 6及即将到来的Wi-Fi 7的普及,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报告计划首先介绍了Wi-Fi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其面临的技术瓶颈;接着探讨了Wi-Fi 6和Wi-Fi 7的进展,尤其是在高密度环境中的性能提升;随后分析了Wi-Fi技术如何实现与物理空间的融合,推动室内定位与感知的智能化发展;最后,分享了我们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展示其在精度和稳定性上的优势。
报告题目:基于非线性光学的空间光场调控及其应用
报告人:张倩
报告简介:
近年来,无衍射光束因特殊的光场分布和传播特性在诸多科学与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比如激光加工、激光引导、光学微操控、原子光学、光学显微成像等。因此,易操作、低成本、高质量的无衍射光束产生方法对激光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本次报告拟从空间光场调控的原理、方法、实际应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开讨论。重点讨论基于非线性光学的空间光场调控方法,以及在光镊、增强非线性过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报告题目:极性材料中的电场及其对载流子动力学迁移的影响
报告人员:程开
报告简介:
极性材料是指沿延某一晶向正负电荷中心非对称分布而展现极性的晶体材料,种类庞大,涉及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在场效应管、光电器件、锂硫电池及多铁器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极性材料中的本征电场是十分重要的科学问题,与该材料表现出的优良性质密切相关。光激发载流子的动力学迁移是半导体材料中的重要物理问题,也是当今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报告将首先介绍传统极性半导体材料中电场对其构成异质结电子结构和能级排列的调控,进一步探究该异质结中光激发载流子动力学迁移的特点;其次介绍新型范德华极性材料中本征电场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光激发载流子迁移的影响。
报告题目:复杂海面及目标复合散射机理研究
报告人员:张肖肖
报告简介:
瞬息万变的海洋状态及发生在海面、海下及海上的事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从20世纪30年代,雷达在海面舰船和空中敌机的监测等军事领域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海洋遥感领域,需要针对各种海洋环境参数进行雷达测量,并在测量数据中提取出海杂波的相关特征。对于工作参数如频率、分辨单元、极化方式、入射角等确定的雷达系统,由于海洋环境参数如风速、浪高、温度、盐度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海面波浪运动的随机性,其所得到的回波也全然不同。因此,研究复杂海况下海面及其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对于现代军事雷达设计、目标探测、降低虚警、误警率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海面及目标散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针对各种复杂海况下的海表面(含内波、破碎浪泡沫)及与目标复合散射特性进行详细阐述。重点阐述海面高阶Bragg散射机理,基于Gardner方程的双孤立子内波散射特征,小擦地角下“海尖峰”现象产生机理,导体/介质目标的等效边缘电磁流方法,以及海面与目标复合散射特性,并针对海面散射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作初步探讨。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交流!
电子工程学院
2024年12月10日